返回

初中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和比较,根据图1和图2发现并验证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这种利用面积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抽象的数量关系因几何直观而形象化.

    【研究速算】
    提出问题:47×43,56×54,79×71,…是一些十位数字相同,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算式,是否可以找到一种速算方法?
    几何建模:
    用矩形的面积表示两个正数的乘积,以47×43为例:
    (1)画长为47,宽为43的矩形,如图3,将这个47×43的矩形从右边切下长40,宽3的一条,拼接到原矩形上面.
    (2)分析:原矩形面积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47×43的矩形面积或(40+7+3)×40的矩形与右上角3×7的矩形面积之和,即47×43=(40+10)×40+3×7=5×4×100+3×7=2021.
    用文字表述47×43的速算方法是:十位数字4加1的和与4相乘,再乘以100,加上个位数字3与7的积,构成运算结果.
    归纳提炼:
    两个十位数字相同,并且个位数字之和是10的两位数相乘的速算方法是(用文字表述)______.
    【研究方程】
    提出问题:怎样图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5=0(x>0)?
    几何建模:
    (1)变形:x(x+2)=35.
    (2)画四个长为x+2,宽为x的矩形,构造图4
    (3)分析:图中的大正方形面积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x+x+2)2或四个长x+2,宽x的矩形面积之和,加上中间边长为2的小正方形面积.
    即(x+x+2)2=4x(x+2)+22
    ∵x(x+2)=35
    ∴(x+x+2)2=4×35+22
    ∴(2x+2)2=144
    ∵x>0
    ∴x=5
    归纳提炼: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x+b)=c(x>0,b>0,c>0)的解.
    要求参照上述研究方法,画出示意图,并写出几何建模步骤(用钢笔或圆珠笔画图,并注明相关线段的长)
    【研究不等关系】
    提出问题:怎样运用矩形面积表示(y+3)(y+2)与2y+5的大小关系(其中y>0)?
    几何建模:
    (1)画长y+3,宽y+2的矩形,按图5方式分割
    (2)变形:2y+5=(y+3)+(y+2)
    (3)分析:图5中大矩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y+3)(y+2);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为(y+3)×1,画点部分的面积可表示为y+2,由图形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知(y+3)(y+2)>(y+3)+(y+2),即(y+3)(y+2)>2y+5
    归纳提炼:
    当a>2,b>2时,表示ab与a+b的大小关系.
    根据题意,设a=2+m,b=2+n(m>0,n>0),要求参照上述研究方法,画出示意图,并写出几何建模步骤(用钢笔或圆珠笔画图并注明相关线段的长)

    本题信息:数学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和比较,根据图1和图2发现并验证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这种利用面积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抽象的数量...” 主要考查您对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进行求解,把得到的答案带回实际问题中检验是否合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打折、营销、增长率问题等。

列一元二次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可概括为“审、设、列、解、答”五步,即:
(1)审:是指读懂题意,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设:是指设未知数;
(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等量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4)解:解这个方程,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5)答:在对求出的方程的解做出是否合理判断的基础上,写出答案。
提示:
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善于将普通语言化为数学语言,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和、差、倍、分、超过、剩余、增加、减少”等等,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或特殊的等量关系,如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长率问题中的一些特殊关系等。
②注重解法选择与验根,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恰当的选择解法,以保证解题过程简单流畅,特别注意要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取舍,以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常见题型公式:
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及其关系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经常在题目中未给出工作总量时,设工作总量为单位1。

利润赢亏问题 
销售问题中常出现的量有:进价、售价、标价、利润等 
有关关系式:
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 
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商品进价            
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 

存款利率问题: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20%)

行程问题:
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③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发现相似题
与“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对同一面积的不同表达和比较,根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