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②万隆会议的召开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本题信息:2013年同步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倩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②万隆会议的召开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主要考查您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万隆会议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万隆会议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同就把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头等大事。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杜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

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同时,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因此,依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代议制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一种代议制。
(2)都是定期选举产生议员的间接民主形式,即代议民主。
2.不同点:
(1)阶级本质(国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应并服务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并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2)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服务。西方代议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工具。
(3)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主体是人民,西方国家的议会权力的主体是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4)权限和活动原则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统一行使一切国家权力。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一般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5)代议机关与政党的关系不同:
西方国家议会里通常是多党共存,通过议会党团及其领袖在议会内活动,党与党之间有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紧密结合。在两党制国家,两大政党在议会中起主导作用;在多党制国家,议会中多党林立,政党间的合作与斗争、联合与分裂不断。
中国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都有全国人大代表,但这些代表并不是由党派产生的,在全国人大的活动也不是按党派来展开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共同纲领 》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体现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原则。
(3)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地位: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国家外交纲领性政策,由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并于1954年成为指导中印,以及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指导中国与多国关系的处理原则。


首先与苏联建交原因:

1、美国与一系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不与中国建交;
2、苏联政府照会中国政府,愿同中国建交并互派大使;
3、为了在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地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原因与目的:
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1953,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3、完善: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
①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国际:
它具有国际强行法性质,对国际事务具有普遍约束指导作用;
它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完善了国际法原则体系;
它为国与国交往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为准则;
它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
它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武装军事干涉内政行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有效手段。


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最基本的一条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建立和发展国家正常关系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主权是国家独立自主的根本,领土完整是国家独立主权的必要前提,只有彼此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才能保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才能建立平等互利的关系,实现真正的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条件。互不侵犯是在国际关系中排除以武力推行国家政策和解决争端;互不干涉内政是要保证各国有按照本国人民的意志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等权利。平等互利是指所有国家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完全平等,各国均有责任履行国际义务,并与其他国家平等相处,互助互利,共同发展,这是发展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基础,也是发展政治关系的基础。
2、和平共处的目的是求得人类繁荣,经济发展,它是前四项原则的总结,是它们的基本目的和必然结果,只要实现了前四项原则,就能达到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达程度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最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它的提出,使我国关于对外关系的方针、政策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完整和条理化,从而成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标志。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万隆(亚非)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
(2)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4)“求同存异”方针。
(5)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
万隆精神: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殖民,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民誉为“万隆精神” 。

“求同存异”方针:

提出原因 面对
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②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
③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
含义 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共同的任务和要求: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共同愿望: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不同等
作用 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周恩来关于“求同存异”的方针,是求同而不模糊界限,存异而不放弃斗争。在尖锐的矛盾中求同,在适当的条件下存异,体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政策原则,也体现了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求同存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深刻而鲜明的体现,因此成为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政策原则。这一方针后来也充分体现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

党的过渡时期:

1、过渡时期的概念:
a.从时间上看,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
b.从任务上看,前三年(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后四年(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私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过渡时期总路线:
a.提出时间:1953年
b.内容:“一化三改造”
c.实质: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中国唯一经济基础。
3、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制定的,它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一个重大步骤。“一五”计划主要提出两个方面的任务: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对农业的改造:

1、必要性:
土改以后,我国农村是个体经济的大海,建立在生产资料私自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是分散落后的,有很大的局限性。广大农民从实践中体会到,要脱离贫困,只有联合起来走社会主义大道。
2、农业合作化的方针、原则:
a.方针: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b.原则:自愿互利。 农业合作化的过程: 从临时的农业互助组发展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级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组织,初级社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是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3、具体方法:掌握不同典型,点面结合,创造和推广结合,普及和提高结合。即“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国家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改造的必要性:
我国所进行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指对民族资本进行改造。在国民经济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相比,是先进的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相比,却是落后的成分。社会主义经济越发展,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同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就越尖锐。因此在过渡时期不可能长期保存资本主义经济。
2.改造的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经之路,它经历了由低级(统购包销、加工订货)到高级(公私合营)的发展过程。公私合营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是过渡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的最好形式。最后产生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即按行业将公私合营、私营企业统管起来。
3、实施的政策:
和平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创举。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①时间:1956年底
②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国家基础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发现相似题
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