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一年级数学

首页
  • 填空题
    算一算,填一填。
    (1)15+3= (2)15+20= (3)20+19=
    (4)27+8= (5)37-10= (6)8+9=
    (7)16-9= (8)43+5= (9)35-30=
    (10)20+8= (11)38+20= (12)3+6=
    (13)71-30= (14)92-6= (15)20-7=

    得数
    算式个数
    小于20的
    (   )个
    20—39的
    (   )个
    大于40的
    (   )个

    本题信息:2012年专项题数学填空题难度一般 来源:张思媛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算一算,填一填。(1)15+3=(2)15+20=(3)20+19=(4)27+8=(5)37-10=(6)8+9=(7)16-9=(8)43+5=(9)35-30=(10)20+8=(11)38+20=(12)3+6=(13...” 主要考查您对

百以内的加法(不进位)

百以内的减法(不退位)

简单的统计表(图)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百以内的加法(不进位)
  • 百以内的减法(不退位)
  • 简单的统计表(图)
百以内的加法(不进位):
是在学习100以内加法的口算和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让同学们更精确的掌握计算方法而设置的。

能力目标:
1、能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数加起的算法,掌握竖式的写法。
2、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笔算加法的法则。
解题方法:
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加号往前移,计算先从个位算起,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得数写在个位上,十位数与十位数相加,得数写在十位上。

想一想:
     


说一说:
下面算式中哪些是被减数,哪些是减数?
(1)26-12=                        (2)54-52=
(3)76-20=                        (4)47-37=
(5)63-42=                        (6)84-65=
(7)56-51=                        (8)29-29=


被减数是49,减数是17,差是多少?
        
注意事项:
数位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减号往前移,计算先从个位起,个位相减,得数写在个位上,十位相减,得数写在十位上。
统计表:
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数据整理后制成表格,用来分析情况、反映问题,这个表格叫做统计表。
统计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
收集和整理数据直接关系着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收集和整理数据时,往往要把数据进行分类和计数。
用点、线、面等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的图形,叫做统计图。

统计表主要形式:
统计表的形式繁简不一,通常按项目的多少,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两种。只对某一个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的表格,叫做单式统计表,也叫做简单统计表。统计项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统计表格,叫做复式统计表。
1、按作用不同:统计调查表、汇总表、分析表。
2、按分组情况不同: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
①简单表:即不经任何分组,仅按时间或单位进行简单排列的表。
②简单分组表:即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的表。
③复合分组表:即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层叠分组的表。

基本构成:
①总标题――概括统计表中全部资料的内容,是表的名称。
②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它说明统计表要说明的对象,是横行的名称。
③纵栏标题――表示汇总项目即统计指标的名称。
④数字资料――是各组、各汇总项目的数值。列在各横行标题与各纵栏标题交叉处,即统计表的右下方


统计表主要作用:
①用数量说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变化规律显著地表示出来。
③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别显著地表示出来。这样便于人们用来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