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

首页
  • 单选题
    B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E1B2
    A.一条直线长50m
    B.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C.3.496保留两位小数是3.49
    D.和5:4可以组成比例
    E2
    本题信息:2010年福州模拟数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B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E1B2 A.一条直线长50m B.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C.3.496保留两位小数是3.49 D.:和5:4可以组成比例 E2” 主要考查您对

求小数的近似值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分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求小数的近似值
  •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
  •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 分类
求近似数:
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方法点拨:
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如:豆豆身高0.984米
求:1、保留两位小数:

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第三位数省略。
 
2、保留一位小数: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把第二、三位小数省略。
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
 ≈1
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学过的图形中,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形、扇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各自有不同数目的对称轴。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 (a,b, c,d  都不等于零),那么ad=bc.
这是因为用bd去乘的两边,得?bd=?bd,所以ad=bc.

性质推论:
从比例的这个基本性质,可以推得:
如果两个数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那么这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用式子表示就是:如果ad=bc,那么(b.d都不等于零)。
这是因为用bd 去除ad=bc两边,得 ,所以

比例意义:
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反比例的意义:
成反比例的量包括三个数量,一个定量和两个变量。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扩大(或缩小)的变化关系。一种量发生变化,引起另一种量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两种量是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实质: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分类: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分类分为:
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

自然数分类:
一、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类: 
1、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2、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二、按因数的个数分类: 
1、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的因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2、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质数也称作素数]  
3、1只有1个因数:它既不是质数(素数)也不是合数。[当然0不能计算因数也一样是非质数(素数)、非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