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化学

首页
  • 单选题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2HI = 2FeCl2+ I2+ 2HCl; 2Co(OH)3+ 6HCl = 2CoCl2+ Cl2↑ + 6H2O
    2Fe(OH)+ I2+ 2KOH = 2Fe(OH)+ 2KI; 3I2+ 6KOH = 5KI + KIO3+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 K2CO3= 2KSCN + CO2↑ + H2O; KCN + CO+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3NaCl + NaClO4;NaClO4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Co(OH)3> I2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 I> KIO3
    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NaClO
    D.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HCN
    本题信息:2012年浙江省高考真题化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云霞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FeCl3+ 2HI = 2FeCl2+ I2+ 2HCl; 2Co(OH)3+ 6HCl = 2CoCl2+ Cl2↑ + 6H2O2Fe(OH)2 + I2+...” 主要考查您对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分解反应

溶液的酸碱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 分解反应
  • 溶液的酸碱性

分解反应:

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如加热、通直流电、催化剂等)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



分解反应类型:

氧化物分解:     2H2O=(通电)2H2↑+O2↑               2H2O2=(MnO2)2H2O+O2
含氧酸分解:     H2CO3=(△)H2O+CO2↑             H2SO3=(△)H2O+SO2↑        
碱的分解:          Mg(OH)2=(高温)MgO+H2O      Cu(OH)2=(△)CuO+H2O       2Fe(OH)3=(高温)Fe2O3+3H2O
                          2Al(OH)3=(高温)Al2O3+3H2O (注:不溶性碱高温时可分解为金属氧化物和水)
盐的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Ca(HCO32=(△)CaCO3+CO2↑+H2O             CaCO3=(高温)CaO+C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MnO2)2KCl+3O2


分解反应的模型:

A=B+C       可以简单理解为“一变多”,也可以理解成为由一种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Al(OH)3=(高温)Al2O3+3H2O
只有能产生单质的分解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H2O=(通电)2H2↑+O2


溶液的酸碱性:

(1)pH=-lg[c(H+)],在溶液的c(H+)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度。
(2)pH越大,c(H+)越小,c(OH-)越大,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越小,c(H+)越大,c(O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3)pH的范围:0~14
(4)溶液酸碱性判断:
当c(H+)>c(OH-)时,溶液呈酸性;
当c(H+)>=c(OH-)时,溶液呈键性;
当c(H+)<c(OH-)时,溶液呈中性。

(5)关于pH相同的酸(含强酸和弱酸)
①溶液中c(H+)相等(填“相等”或“不等”)。
②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强酸<弱酸(填“>”或“<”)。
③耗碱规律:pH和溶液体积均相同的HCl、H2SO4、CH3COOH与碱完全反应时,消耗碱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H3COOH。
④稀释规律:分别加水稀释m倍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1/m,强酸中c(H+)变为原来的1/m,但弱酸中c(H+)减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m倍,故稀释后弱酸酸性强于强酸。

溶液的pH:

1.定义:溶液里H+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
2.表达式:

3.含义: pH越大,c(H+)越小,c(O-一)越大,酸性越弱,碱性越强。pH越小,c(H+)越大,c(O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越弱。
4.适用范围:
c(H+)很小时,用pH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更方便。所以,pH适用于酸、碱的稀溶液之间],pH取值范刚为0~14。
5.溶液的酸碱性和pH:


发现相似题
与“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氧化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