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读“南亚地区局部图”及“图中A山峰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回答问题。

    (1)2001年印度、巴基斯坦两国边境地带发生7.9级地震;2002年4月,阿富汗北部发生5.8级地震;2005
    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发生7.6级地震等。试分析该地区地震频繁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海拔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如果同纬度海平面的气温为23℃,
    则珠穆朗玛峰顶的气温约为_______℃左右。
    (3)A山峰南坡与北坡的自然带数相比,南坡较_______(多或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山峰南坡与北坡的雪线相比,南坡较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0111月考题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极难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读“南亚地区局部图”及“图中A山峰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回答问题。(1)2001年印度、巴基斯坦两国边境地带发生7.9级地震;2002年4月,阿富汗北部发生5.8级地震;...” 主要考查您对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大气的组成: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 N2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O2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
CO2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
O3 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
尘埃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地球变暖的原因:

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
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

垂直分层:

(1)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2)各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层次

特点

形成原因

对流层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
②对流动动显著(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千米)。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
平流层 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
臭氧吸收紫外线。
上热下冷。
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
高层大气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自下而上分三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逃逸层]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别称:地带性
定义:自然带大体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影响因素:水热条件随海拔的差异而变化,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导致气候、自然带的垂直变化。
分布特征:大致沿等高线方向,从山麓到山顶。
主要分布地区:海拔较高的山地。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重点解析:雪线

1、含义:
永久积雪区的最低界限,即常年积雪的下界。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水多,每年降水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即为终年积雪区的下界线,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气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把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实为一个地带,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在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有多年积雪和冰川的形成。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气温:与气温成正相关,温度高雪线高;
降水:降水量大→雪线低;降水量小→雪线高。
山势:雪线及以下:陡→雪线高;缓→雪线低。雪线及以上:平坦的缓坡,积雪易遭风吹蚀,而使雪线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发生雪崩,而使雪线下降。
坡向:阳坡,T高→雪线高;阴坡,T低→雪线低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 
在中国西部,从青藏高原、昆仑山往北到天山、阿尔泰山,雪线高度由6000米依次下降到5500米、3900~4100米和2600~2900米。再往北到北极地区,雪线降至海平面。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雪线高度取决于年降雪量的多寡。在青藏高原,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为500~800毫米,雪线高5500~6000米;阿尔卑斯山脉雪线附近的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雪线高度仅2700米左右。祁连山东段的年降水量大于西段,雪线由东(4600~4700米)向西(5000米)升高。地形通过影响气温和降水而间接影响雪线高度。在同一山地,南坡的雪线通常比北坡高。但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气温和年降水量相差极大,致使南坡雪线(4500米)比北坡雪线(5900~6000米)低1400~1500米。
雪线高度不仅有空间差异,在时间上也有一定变化。空气变冷、变湿,导致雪线降低;反之,引起雪线上升。这种变化有季节性的,也有多年性的。第四纪时期几次大的气候波动,出现冰期和间冰期,都引起雪线的大幅度升降。故古雪线升降是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

3、雪线影响因素变化规律: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气温较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降低,雪线下降。这种临时界限叫做季节雪线。只有夏季雪线位置比较稳定,每年都回复到比较固定的高度,由于这个缘故,雪线高度都是在夏季最热月进行测定的。
雪线高度受气温、降水、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因地而异。
(1)气温
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如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为4800~5200米,天山为3500~4200米,北新地岛为600米。
(2)降水
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否则,反之。副热带高压区降水量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量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量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量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高达5800米。
(3)地形
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的影响。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雪线高,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雪线较高,坡缓的地方则相反。
(4)气候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根据材料可知,昆仑山冰川融化速度加剧,雪线每年最快上升可达百米。

4、雪线纬度分布规律:

由副热带地区向两侧高低纬度递减。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划分依据:

自然灾害类型

分类依据

陆地灾害、海洋灾害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 波及范围
山地灾害、平原灾害、滨海灾害 陆地地形类型
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出现时间的先后和灾因
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出现时期
特大灾害、大灾害、中灾害、小灾害 造成的损失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生物灾害 成因和特点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一、气象灾害

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

项目 干旱 洪涝 热带气旋
成因 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连续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引起低洼地积水、水流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 热带洋面的空气漩涡,受低气压影响
危害 农作物干枯死亡,陆地水减少,造成人畜和工农业缺水,社会动荡 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交通、电力设施和造成人员伤亡 强风、暴雨、风暴潮、洪涝,冲毁农田、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造成海难和人员伤亡
分布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美国东部、欧洲西部等 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防御 兴修水利、节水、绿化、生物改良使之耐旱 加强预报、绿化、防洪工程 加强预报、营造防护林等

二、地质灾害:

指由地质动力作用所导致的岩体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以及地质环境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和过程。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
1、地震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构造地震示意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3)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
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
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4)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和环太平洋地带
2、滑坡和泥石流
(1)滑坡:
①成因:是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③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2)泥石流
①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②发生条件: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③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海洋灾害概念: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性激烈变化,而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地带发生的自然灾害称为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造成的灾害都属于海洋灾害。其中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
3、风暴潮
(1)概念: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
(2)两种风暴潮的发生季节、地区和特点

发生季节

发生地区

特点

台风引起的风暴潮 多在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 凡受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温带风暴潮 春秋季节 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三、生物灾害

定义: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类型:农林牧生物灾害;森林火灾、草原火灾
1.病害
(1)类型:常见的农作物病害有:稻瘟病、小麦锈病、棉花枯萎病、烟草炭疽病等。常见的森林病害有: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溶叶病、泡桐丛枝病等。
(2)病害发生的原因:
A.气候变异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
B.外来病原体入侵也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
(3)危害:病害使农作物、树木染病从而枯萎甚至死株,导致大面积农田、森林被毁坏。
2.虫害和鼠害
(1)虫害的常见类型
①常见的农作物虫害有:蝗虫、黏虫、水稻螟、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
②常见的森林虫害有松材线虫、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泡桐大袋蛾等。其中松材线虫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被列为国际、国内重大检疫对象。
(2)鼠害及危害
①重灾区:农田、牧场及森林。
②危害: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3)虫、鼠害的特点:繁殖快、适应能力强
(4)造成虫害和鼠害流行的因素:
①适宜繁殖的气候条件
②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等
自然灾害系统各部分关系: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发现相似题
与“读“南亚地区局部图”及“图中A山峰地区的植被分布图”,回答问题...”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