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数学

首页
  • 单选题
    下列说法:
    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
    ②设有一个回归方程=3﹣5x,变量x增加1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5个单位;
    ③线性回归方程=x+必过();
    ④曲线上的点与该点的坐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⑤有一个2×2列联表中,由计算得K2=13.079,则其两个变量间有关系的可能性是90%.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1
    B.2
    C.3
    D.4
    本题信息:2012年月考题数学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段潇潇(高中数学)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下列说法: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方差恒不变;②设有一个回归方程=3﹣5x,变量x增加1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5个单位;③线性回归方程...” 主要考查您对

标准差、方差

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标准差、方差
  • 线性回归分析
  •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

考察样本数据的分散程度的大小,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标准差。标准差是样本数据到平均数的一种平均距离,一般用s表示。
设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则,其中s2表示方差,s表示标准差。


一般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具有如下性质:

若数据的平均数是,方差为s2,标准差为s.则新数据的平均数是a+b,方差为,标准差为
特别地,如a=1,则新数据的方差、标准差与原数据相同,分别为s2,s。因此,当一组数据均较大且接近某个常数时,可先将每个数同时减去这个常数,再计算这组新数据的方差,它与原数据的方差相等.


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较大的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波动较小。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分两类:

①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②用样本方差、标准差估计总体方差、标准差.样本容量越大,估计就越精确.

计算标准差的算法:

(1)算出样本数据的平均数;
(2)算出每个样本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
(3)算出
(4)算出这n个数的平均数,即为样本方差s2
(5)算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即为样本标准差s.


回归直线:

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我们就称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做回归直线;

最小二乘法:

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

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


回归分析是处理变量相关关系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其步骤为:

(1)确定特定量之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如果有,那么就找出他们之间贴近的数学表达式;
(2)根据一组观察值,预测变量的取值及判断变量取值的变化趋势;
(3)求出回归直线方程。


相关系数: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r|≤1,且|r|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r|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小。

残差:
相关指数R2用来刻画回归的效果,其计算公式是
在含有一个解释变量的线性模型中,R2恰好等于相关系数r的平方。显然,R2取值越大,意味着残差平方和越小,也就是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明确哪个变量是解释变量,哪个是预报变量;
(2)画出解释变量和预报变量的散点图,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3)由经验确定回归方程的类型(如观察到数据呈线性关系,则选用线性回归方程);
(4)按一定规则估计回归方程中的参数(如最小二乘法);
(5)得出结果分析残差图是否有异常,若存在异常,则检查数据是否有误,或模型是否适当。当回归方程不是形如时,我们称之为非线性回归方程。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说法:①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常数后...”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