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俾斯麦利用提高进口关税来增加帝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德国政府在1885年和1887年两次调整关税,其中粮食进口税大幅度上调。德国农业界趁机与工业界结成保护关税联盟,以抵制美、俄等廉价农产品的冲击。……统治集团(容克资产阶级)利用民族主义情绪实现国内专制,推行对外扩张。德国1914年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880年以后总体政策的逻辑结果——德国走向经济民族主义,引发了欧洲各国竞相采取类似的政策,其结果是对抗的不断升级。
    ——邢来顺《工业化冲击下的德意志帝国对外贸易及其政策》

    材料二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三  1915年1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解,但豪斯在与英法和德国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以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材料四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 700万美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实施经济政策的实质,概括一战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与材料二有何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2年河北省期中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俾斯麦利用提高进口关税来增加帝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德国政府在1885年和1887年两次调整关税,其中粮食进口税大幅度上调。德国农业...” 主要考查您对

德意志的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动荡不安的世界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德意志的统一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动荡不安的世界
  •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 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
  • 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德意志的统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德意志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1870年,其工业生产已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186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开始了统一德意志的进程。俾斯麦实施“铁血政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① 行政权:宪法规定德国是联邦国家,其中普鲁士王国占特殊地位;皇帝和宰相是帝国国家制度的中轴,权力极大;议会并无实权;规定了军事警察制度。
② 立法权: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相当于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负责法律的审批。帝国议会(相当于下议院),权力较小,具有立法权,但任何法案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无行政监督权。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作用
①德国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
②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
③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1)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
(2)不同点:
①君主方面: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不掌握实权;而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拥有实权,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②政府方面: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与内阁一起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政府的宰相由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方面:英国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限制王权;而德国议会只拥有制定法律和批准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和皇帝没有监督权。


德意志统一的背景:

1、统一的必要性:
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这与政治上的四分五裂局面形成了尖锐矛盾。表现在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和统一的度量衡;
②商品输出和海外争夺需要有强有力的国家力量为后盾。
2、统一的可能性:
普鲁士具备了领导统一运动的条件和能力表现在
①普鲁士经济发达,实力雄厚;
②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③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
④统治阶级野心勃勃;
⑤对资产阶级能够照顾和作出让步;
⑥俾斯麦的杰出才干和强有力的外交政策。

德意志统一影响:

1、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2、法国和奥地利受到遏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格局。
3、统一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后来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评价“铁血政策”:

1、这一政策是针对阻碍德意志统一势力的,无论由谁,用什么方式来完成统一在客观上都是历史的进步,在这个大前提下,“铁血政策”应予以肯定。
2、德意志的统一没有其他道路可供选择。当时德意志的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无产阶级不成熟,只有容克阶级有能力支持普鲁士国王完成统一。德国统一只有自上而下一条路,既然如此,“铁血政策”只是实现统一的手段而已。
3、俾斯麦在领导统一运动时并非只一味依赖“铁血政策”,而是把它与灵活的外交活动巧妙结合,萨多瓦战役后对奥地利的宽容就说明了这一点。

德意志帝国宪法:

1、背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德国的统一最后完成。
(1)统一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四分五裂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中心力量和人物:专制色彩浓厚的普鲁士、俾斯麦。
(3)统一方式:王朝战争。
(4)统一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2、颁布:1871年4月
3、内容:
(1)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
(2)皇帝拥有巨大权力,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任免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
(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皇帝任命非议会选举,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4)议会行使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议会权力很小。
4、特点: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5、评价:
(1)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帝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延续。
(2)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帝国的专横统治也引起社会不满,并最终把德国拖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


俾斯麦:

出生于勃兰登堡省的容克贵族世家。幼时受过良好教育,曾经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历史和外语。毕业后服兵役。俾斯麦体格强壮、个性粗野,为了追求目标可以不择手段,持现实主义态度。1839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领地,经营庄园经济,采用新的耕作方法,改进农具,实行作物轮种,进行商品生产,他宣称自己的信条是“人总是追求荣誉和财富的”,于是,他日益变成资产阶级化的容克。1847年,俾斯麦成为普鲁士议会议员;
1859年任普驻俄大使,1861年改任驻法大使。在此期间,他对普鲁士的国内政治现状和国际斗争风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自己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得到锻炼并日益成熟起来。俾斯麦希望德意志能尽快统一起来,但主张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他还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国和法国都不希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奥地利一定会同普鲁士拼死争夺统一的领导权,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1862年9月,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月底,他在议会即席发表了著名的“铁血演说”。在这次演说中,他宣称:“……虽然我们不去寻求,但很难避免德意志的纷扰,这是真实的。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普鲁士必须集聚她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曾一再到来而又被放过。自从维也纳条约以来,我们的边界就不是为一个健全的政治集合体而适当设计的。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大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及1849年所犯的错误──而必须靠铁和血来解决。”他不理睬议会的态度,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他认为只要实现了统一,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此后,他相继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是按他精心设计的计划进行。例如,在联合奥地利对丹麦的战争中,故意为以后对奥战争留下伏笔;在对奥战争取胜之际,他又考虑到日后在对法战争中需要有奥地利的友好态度,因此力排高级将领要乘胜进入维也纳的意见,与奥签订了比较宽松的和约,表现了精明的外交手段和高超的战略眼光。后来,他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普鲁士军队以战胜者的姿态进入敌国首都,这对我们自己的将士当然是非常愉快的回忆,但对我们的政策并没有必要:因为这样一来,就会像把任何一块旧有的领土割给我们一样,使奥地利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我们完全没有如此迫切的必要,这只会使我们以后的相互关系中增加多余的困难。……胜利后的政治指导原则应该不是探究可以从敌人那里榨取多少东西,而是只考虑什么是政治上必要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俾斯麦成为帝国宰相,并受封为公爵,此后的20年间,权倾朝野。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和资产阶级的联盟,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辞职,回到庄园。1898年去世。

普奥对丹麦的战争: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了一场王朝战争,目的是想从丹麦手中夺取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这两个地区位于丹麦和易北河之间,濒北海和波罗的海,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德意志的容克和资产阶级早就对它们垂涎三尺。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本来是两个小公国,长期以来从属于丹麦国王,但是它们不愿与丹麦合并,都有自己的议会和行政机构。石勒苏益格同丹麦的关系比较密切,它的南部居民是德意志人,北部居民是丹麦人;荷尔斯泰因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德意志人,按维也纳会议规定,它又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1863年,丹麦新国王即位,颁布新宪法,企图把这两个公国并入丹麦,引起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者的强烈抗议。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对丹麦的战争。1864年1月,普奥对丹麦的战争爆发。普奥联军于当月即占领了荷尔斯泰因,2月又占领了石勒苏益格,丹麦战败。10月,签订《维也纳和约》,丹麦放弃对两公国的统治权。普鲁士得到石勒苏益格,奥地利占领荷尔斯泰因。在对丹麦战争中,普鲁士摸清了奥地利军队的底细,为日后击败奥地利提供了条件。同时,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分属普奥,成为两国不断摩擦的根源,为普鲁士的挑衅提供了机会。

普奥战争:

对丹麦的战争结束后,普奥矛盾尖锐起来,普鲁士开始积极着手准备对奥战争。军事上,陆军部和参谋部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外交上,俾斯麦利用俄奥矛盾,取得了俄国在未来的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的可能,并用含糊其辞的“补偿”作诱饵,换取了法国的中立默契,1866年,又同意大利结盟。1866年6月,普军进攻荷尔斯泰因,普奥战争爆发。德意志的一些邦国如巴伐利亚和汉诺威等参加奥地利一方作战。为收复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意大利参加普鲁士一边作战。当时,欧洲许多国家都认为奥地利必胜无疑。但是,事态的发展出乎人们的意料。普军按照其周密的作战计划行事,行动迅速,攻势凌厉,速战速决,很快就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普军继续向南推进,主战场转到波西米亚。7月3日,普奥双方各投入二十多万兵力在捷克克尼格来茨附近的萨多瓦进行决战。双方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开始时形势对奥军有利,普军一度很紧张。在战役的紧要关头,普鲁士援军赶到,出击奥军右翼,打乱奥军阵脚。而奥军却不得不分兵对付意大利军队,抽不出援兵。在这次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普军直逼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普奥战争共进行了七周,故又称“七周战争”。8月23日,普奥签订和约。奥地利答应退出德意志邦联,旧邦联宣告解散;承认普鲁士在美因河以北建立北德意志同盟;同意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汉诺威和法兰克福市等划归普鲁士;双方同意不干涉巴伐利亚、符登堡等南方诸邦的独立自主。对奥战争的胜利,使普鲁士取得了德意志统一运动的领导权,大大加强了它在德意志的地位,同时也改变了普鲁士国内形势,过去一度反对俾斯麦的资产阶级现在也欣然拥护俾斯麦的政策,容克地主与资产阶级的联合进一步加强。

普法战争:

普奥战争以后,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暗示,如果普鲁士同意法国的东北部领土扩展到莱茵河西岸,法国就支持普鲁士在德意志境内的领土吞并。俾斯麦设计让法国把要求写成书面照会,然后加以拒绝,并公布于众。拿破仑三世在外交受挫以后,进一步要求吞并比利时和卢森堡,遭到普鲁士的反对,普法矛盾激化。1868年,西班牙女王流亡国外,王位虚悬;经过多方选择,决定挑选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族的一个亲王利奥波德为西班牙国王。法国非常不满,对普鲁士进行了威胁,要求霍亨索伦王族放弃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俾斯麦趁机把普鲁士国王给他的关于法国要求的电报略加修改后,送报纸发表。普法双方都觉得自己受了侮辱。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战争开始后,欧洲各国都认为法国一定会取胜,法国首相说,他是怀着“轻松的心情”宣战的。拿破仑三世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亲自上前线,接过了指挥权,希望能像拿破仑一世那样取得辉煌的战绩。拿破仑三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普军的力量。事实上,战争开始前,普军已经作好了作战准备,在德法边界集结了五十多万军队、一千多门大炮和大量军用物资;法军只有三十多万兵力,指挥能力和军事装备也不及普军。战争开始时,法国一度取得了一些小胜,但很快普军便分兵三路反击。8月初,普军已经占据了战场优势和主动权。4日,普军攻占法国右翼前哨维桑堡,打开了进入法国阿尔萨斯的门户。6日,麦克马洪率领的法军在维桑堡以南同普军交战,惨败而逃。同一天,普军在洛林的福尔巴赫战役中,又击败了法军中路主力。三天之内,法军在边境三战中连续失败。普军跟踪追击,迅速占领了阿尔萨斯全境和洛林大部分地区,战争转移到了法国境内。法军在夏龙重整军队,准备一战,但普军从两翼包抄过来,切断法军退路。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被普军包围在色当城内。9月1日,普军集中优势兵力,猛攻色当城,法军损失惨重。次日,拿破仑三世率10万法军投降。普军长驱直入,侵入法国内地。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1年1月28日,法普签订《巴黎投降和停战协定》。2月,新成立的法国梯也尔政府与俾斯麦签订了和约草案,3月初,法国议会批准了这一草案,法国赔款50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部分地区。



动荡不安的世界: 

1、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间:20世纪初) 
2、原因:
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意义:是宗主国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表现:新老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德国——英法) 
3、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4、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方面欧洲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一方面它们把更大的赌注放在扩军备战上。 
5、结果:随着欧洲列强之间矛盾不断加剧,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 

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原因:

1、普法战争后得到法国的大笔赔款——资金; 
2、得自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原料; 
3、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新老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根源: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发展迅速。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其对海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由于在普法战争后得到法国的大笔赔款为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得自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又为德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加上作为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避免了重复建设,经济发展更为迅速,赶上和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其国内市场的狭小,对海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需求更加强烈。随着国力的增强,德国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德国发现无论走到哪里,它都会被英国广阔的殖民地所阻挡,德国要想获得更多“阳光下的地盘”,必须从英法等国手中夺取,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欧洲列强的扩军备战:

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大肆扩军备战。在这场军备竞赛中,德国的行动最引人注目。德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陆军。同时,它感到要同英国争霸,必须掌握制海权。因此,德皇威廉二世叫嚣:“海神的三叉戟必须握在我们手里。”德国通过了庞大的海军建设计划,决心与英国在海上一争高下。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是英国得以称霸世界300年的两大法宝,英国海军一直维持着“双强标准”,即英国海军的总吨位不少于在它之后的两个大国海军吨位的总和。对德国海军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英国十分担心德国的海军力量超过自己,决心不惜血本,保持自己的海军优势。由此引发了一场英德海军竞赛。英国率先造出了新型的“无畏舰”,使得旧式军舰的作用相形见绌。德国不甘示弱,很快就造出了自己的“无畏舰”。德国的急起直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威胁与日俱增,英国决定,德国每造一艘大型军舰,英国就造两艘,以保持“双强标准”。到大战爆发前,德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这样,德国在殖民霸权、海上霸权两方面都对英国构成了挑战,英德矛盾就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1917年4月)    
(1)原因: 
①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 
②随着经济联系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③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受到很大损失,为美国参战提供了口实。 
④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得胜利。 
⑤如果美国帮助协约国打败同盟国,不仅可以捞取战利品,还可以恃其经济力量在战后控 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 
(2)影响:
①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的直接援助。 
②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大量的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欧洲战场。 
③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参战,后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 的绝对优势。 
2、1917年8月,中国北洋政府向盟国宣战战  
3、俄国退出:
原因: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
表现: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


布列斯特和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人民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他们痛恨战争,迫切要求和平。苏维埃政府顺应民意,在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第二天就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所有交战国立即开始进行和平谈判。当时在战争中占上风的协约国拒绝了这个建议,但德奥同意和谈,希望能减轻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1917年12月15日,苏俄同德奥签署停战协定。22日,双方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举行和平谈判。苏方代表团团长是外交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德方代表团团长是外交部长屈尔曼。苏俄希望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但德国态度蛮横,要求占有被德军侵占的大片俄国西部领土。苏俄内部对签约的意见出现了严重分歧,列宁认为,当时俄国的旧军队已经瓦解,新军队刚刚建立,无力抗击德军的进攻,应该忍辱签订和约。布哈林则认为签订这样的和约会加强敌人,葬送国际起义的机会,因此应该以革命战争推动世界革命。托洛茨基则提出了折中的第三种意见,即不战不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月23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会议上,列宁提出立即签约,否则他将退出政府和党中央。最后,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列宁的建议。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和约规定原来俄国控制下的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拉脱维亚的部分地区都划归德国,红军撤离芬兰、乌克兰和爱沙尼亚。同时,还把原来俄国控制下的卡尔斯、巴统和阿尔达甘等地割让给土耳其。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使苏俄丧失了大片土地,但苏俄也由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机会。



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一战性质:

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  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帝国主 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巴黎和会的召开:

(1)时间:1919年1月18日—6月28日;
(2)地点:法国巴黎凡赛宫; 
(3)出席国家:27个(不包括战败国和社会主义的战胜国);英美法三巨头实际操纵会议,并决定了会议的一切重大问题,而其他弱小国家则作为陪衬。

大国的各自目的:

(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在山东问题上的勾结:

(1)日本:希望把在战争期间从德国手中夺来的山东据为己有。            
(2)英法: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   
(3)美国:美国虽然反对日本的要求,但由于私利的考虑没有坚定地支持中国的合理要求。最终导致日本实现了自己的意图。
(4)中国:坚决要求收回山东,并在会上对日本进行了一定的抗争。帝国主义的行径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爆发。而和会的决议也突破了北洋政府的最后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参加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和人民反对和约的压力下,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凡尔赛宫里的勾结与争夺:

 

战败国和社会主义的战胜国──苏俄被排斥在外:

苏俄被看作是另类国家,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最大政治敌人,是帝国主义封锁和准备加以颠覆的对象,所以,不会允许它参加这个会议。
德、奥等战败国,是被宰割的对象,对它们的宰割过程,由于战胜国大国之间的争夺而变得十分复杂,而让战败国参加会议,会使战败国利用战胜国之间的这些矛盾从中添乱,所以,要将战败国排斥在外。

大国的各自目的:

1、各大国各怀鬼胎的共同背景:
在战败国已经被彻底击败的条件下,它们心中考虑的除了制裁德国的直接目的外,更主要的是怎样使自己获利更多,以及建立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国际关系格局。
2、美国最为跃跃欲试,想法颇多。
战争成就了美国经济,也刺激了美国的政治野心。美国企图依仗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谋求扩大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逐步建立世界霸权。
3、英国由于利益分布广泛,意图比较复杂。
首先要尽一切努力,掠夺德国殖民地;其次,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欧洲;再次,在东亚地区利用美日矛盾,维护在这一地区的既得利益。
4、法国的打算比较集中和单一。
围绕严厉制裁和防范德国展开。一是最大限度地制裁德国,甚至要求肢解德国,二是要谋求建立防范德国的安全体系。通过实现这一目标,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主地位。
5、日本的图谋比较现实和具体,它对欧洲的争夺没有胃口,而只想把从德国手中夺取的中国山东和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变成自己的既得利益,巩固在中国扩张的地位。

对德问题上的争斗:

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如何处理德国的问题以及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争斗的。
法国出于长远的安全考虑,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制裁德国,甚至建议将德国莱茵河西岸的领土分割出来,建立一个受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以实现肢解德国的目的。
英国出于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不想把欧洲政治平衡打破,不愿因过分削弱德国而导致法国称霸欧洲的局面出现,因此极力反对法国的主张,特别是建立“莱茵共和国”的主张。
美国的想法比较复杂,且有所矛盾。美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特别是建立一个法国控制的“莱茵共和国”的建议。但又不能不考虑到法国未来的安全,只能与英国一起承诺一旦遭到德国的进攻,将联合援助法国。


凡尔赛体系含义:

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


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与对德国签订的和约相似之处:

①都对这些战败国的军备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控制;
②都要求它们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③都将它们的领土不同程度地分割给周边邻国,结果使这些战败国的领土面积不同程度地缩小;
④对其中的一些国家,为了保证这些国家能顺利支付赔款,还对它们实行了财政监督(如对奥地利和土耳其)。


对其他战败国的和约:

1、《圣日耳曼和约》:
它使奥地利丧失了约75%的领土面积,还失去了出海口。协约国为保证奥地利能正常支付巨额赔款,对其财政进行监督,使奥地利丧失了国家的经济主权。这一切,最终使奥地利丧失了欧洲大国的地位,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国。关于不得与德国合并的规定,建议教师解释:奥匈帝国解体后,由于奥地利人口不占优势,感到势单力薄,曾希望借助于当时在欧洲流行的民族自决精神,实现与德国的合并,但由于协约国对德国军国主义的战争能力十分惧怕,担心同属日耳曼民族的奥地利与德国合并会形成一个大德意志国家,这会大大加强德意志的军事能力,所以,它们一致反对德奥合并。 关于《纳伊和约》:它使保加利亚丧失了部分领土,特别是丧失了颇为重要的爱琴海出海口。促使保加利亚对协约国极为不满,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向轴心国的怀抱。
2、《特里亚农和约》:
虽然匈牙利实现了建立单独民族国家的愿望,但是这个新独立的国家,却由于在一战中跟随奥地利参加了同盟国而被当作战败国处置,使它丧失了应该拥有的大片领土,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小国,并埋下了它与邻国间的领土争端的种子,造成了匈牙利对协约国的极大不满,促使二战爆发后,匈牙利也加入了轴心国集团。 
3、《色佛尔条约》:
它不仅使土耳其丧失了全部属地,领土缩小了大约4/5,而且还丧失了对土耳其海峡的实际控制权。特别是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和在土耳其恢复领事裁判权,把土耳其置于类似殖民地的地位,使土耳其资产阶级和全体人民难以接受。废除《色佛尔条约》成为土耳其当时由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


 



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不稳定性:

1、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及其随后签订的对奥、匈、保、土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2、体系作用范围: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对凡尔赛体系的评价:  
(1)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宰割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 
(2)作用: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②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 
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受到削弱,美、苏、日崛起。通过国际会议上的外交斗争调整国际关系比起军事对抗方式是一大进步 
(3)体系下矛盾决定其不稳定性: 
①战胜国之间  分赃不均引起新的矛盾(意大利不满、美国最终不批准和约)。 
②战胜国与战败国  战败国特别是德国对和约滋生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成为后来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因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安排领土,引起中、东欧新兴民做国家间出现了新的民族矛盾。
③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 
④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民族国家之间:“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涨(土、印、中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俾斯麦利用提高进口关税来增加帝...”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