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地理

首页
  • 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材料二:在农业部制订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中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三:1990年和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

    小题1:下列优势农产品与其优势产区域搭配合理的有           。(2分)
    A.春小麦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B.水稻优势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C.棉花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和南疆盆地D.油菜优势产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E.甘蔗优势产区——桂中南、滇西南、皖南 F.甜菜优势产区——松嫩平原、山东半岛
    小题2:2004年与1990年比较,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畜牧业,试分析主要原因。(4分)
    小题3: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要因地制宜。下面是昆明市周围的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

    ①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有哪些?(2分)
    ②同样的自然条件,但呈贡县与罗平县却由于农业发展的差异而贫富悬殊,试分析其产生的地理原因是什么?(2分)

    本题信息:地理综合读图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 答案解析
    查看解析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主要考查您对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因宜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坡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