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三年级数学

首页
  • 判断题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口算1200×4时,可以这样想:12个百×4= 48个百,所以1200×4= 4800。
    [     ]

    2.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     ]

    3.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     ]

    4.几个数相加的和一定可以用乘法计算。
    [     ]

    5.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20倍。
    [     ]

    本题信息:2012年同步题数学判断题难度一般 来源:张思媛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口算1200×4时,可以这样想:12个百×4= 48个百,所以1200×4= 4800。[ ]2.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 ]3.两个数的...” 主要考查您对

表内乘法(2-9的乘法口诀)

两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表内乘法(2-9的乘法口诀)
  • 两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
  • 两位数乘两位数
  •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 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应用题
学习目标: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乘法口诀表:


学习目标: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方法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如:48×2

方法点拨:
1、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2、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在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就相应的扩大几倍。

学习目标:
1、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计算法则:
    首先数位冲齐,然后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注意积的数位冲齐。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探索运算中蕴含的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和的变化规律
(一)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也增加同一个数。
(二)如果一个加数减少一个数,另一个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和也减少同一个数.
(三)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加数,那么,它们的和不变.
(四)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m,另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n,那么,它们的和就增加(m+n).
(五)如果一个加数减少一个数m,另一个加数减少一个数n,那么,它们的和就减少(m+n).
(六)如果一个加数增加一个数m,另一个加数减少一个数n,当m>n时,它们的和就增加(m-n);当m<n时,它们的和就减少(n-m).

差的变化规律
(一)如果被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也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
(二)如果减数增加或减少一个数,被减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差就减少或增加同一个数.
(三)如果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那么,它们的差相等.
(四)如果被减数增加一个数m,减数减少一个数n,那么,它们的差就增加(m+n).
(五)如果被减数减少一个数m,减数增加一个数n,那么,它们的差就减少(m+n)
(六)如果被减数增加一个数m,减数增加一个数n,那么,当m>n时,它们的差就增加(m+n);当m<n时,它们的差就减少(n-m).
(七)如果被减数减少一个数m,减数减少一个数n,那么,当m>n时,它们的差要减少(m-n);当m<n时,它们的差要增加(n-m).

积的变化规律
(一)如果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m倍.
(二)如果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缩小m倍.
(三)如果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四)如果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扩大n倍,那么,它们的积扩大(m×n)倍.
(五)如果一个因数缩小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那么,它们的积就缩小(m×n)倍.
(六)如果一个因数扩大m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那么,当m>n时它们的积扩大(m÷n)倍,当m<n时,它们的积就缩小(n÷m)倍.

商的变化规律
(一)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那么,它们的商不变.
(二)如果被除数扩大(或缩小)m倍,除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商就扩大(或缩小)m倍.
(三)如果除数扩大或缩小m倍,被除数不变,那么,它们的商反而缩小或扩大m倍.
(四)如果被除数扩大m倍,除数缩小n倍,那么,它们的商就扩大(m×n)倍.
(五)如果被除数缩小m倍,除数扩大n倍,那么,它们的商就缩小(m×n)倍.
(六)如果被除数扩大m倍,除数扩大n倍,当m>n时,它们的商就扩大(m÷n)倍,当m<n时,它们的商就缩小(n÷m)倍.
(七)如果被除数缩小m倍,除数缩小n倍,当m>n时,它们的商就缩小(m÷n)倍,当m<n时,它们的商就扩大(n÷m)倍.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方法点拨:
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