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一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
    ②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都会不同,环境问题的性质、特点也会不同
    ③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环境问题越是严重。要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必须停止发展
    ④环境问题由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也会因人类社会发展而得以治理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2年期中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其含义理解正确的是①没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就没有当今意义的环境问题②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水平、社会形态、人们的观念等...” 主要考查您对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
  •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环境问题的概念:

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环境问题的表现:

1、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
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2、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更重要)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路:

1、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
自然原因分析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城,流速减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
污染。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可分不同的环境问断采取不同措施:
(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环境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
水城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
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3.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只影响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少数国家。但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的概念:
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人地关系 人地对立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基本观点 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后果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 良性方向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内涵:
①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②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
(3)基本思想:
①鼓励经济增长;
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