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五年级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五(2)班要在王洪、李华两个同学中选一个人参加全校1分钟跳绳比赛,于是进行了10次练习赛,他们的成绩分别是:
    王洪:47    49    50    53    51    49    48    51    52    50
    李华:41    52    59    48    50    57    51    58    41    43
    (1)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
    (3)你参加过学校踢毽子比赛吗?一分钟可以踢多少个?
    本题信息:2009年北京同步题数学解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张思媛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五(2)班要在王洪、李华两个同学中选一个人参加全校1分钟跳绳比赛,于是进行了10次练习赛,他们的成绩分别是:王洪:47 49 50 53 51 49 48 51 52 50李华:41...” 主要考查您对

统计(平均数)

统计(中位数)

统计(众数)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统计(平均数)
  • 统计(中位数)
  • 统计(众数)
定义: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意义:
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平均数的特点:
平均数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方法点拨:
平均数=总数量÷总分数

中位数:
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位于正中间的数;
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
众数:
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如数据2、3、-1、2、1、3中,2、3都出现了两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中的众数。
数据1、2、4、5、8、9中各个数据都出现一次,所以这组数据不存在众数。
发现相似题
与“五(2)班要在王洪、李华两个同学中选一个人参加全校1分钟跳...”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