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 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 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 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 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本题信息:2012年海南省高考真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 主要考查您对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藉由来华西人、出洋华人、各种报刊、书籍、以及新式教育等作为媒介,以澳门、香港、其它通商口岸以及日本等作为重要窗口,西方的哲学、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地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应用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大量传入中国,对于中国的学术、思想、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重大影响。


西学东渐阶段:

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西学东渐的传入过程:

1、中西交往由来已久,有记载的直接往来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后几乎历代不竭。16—18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耶稣会传士发挥了主要作用。其中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最为突出。
2、来华的传教士为了取得合法的传教地位,尽力地结交士大夫,讨好皇帝。在此过程中,把西方的一些科学文明成果带到了中国。1601年,利玛窦向明神宗万历皇帝进献了《坤舆万国全图》,这使他引进的西方世界地图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利玛窦是第一个将世界地图传入中国的人,同时也就将西方先进的地理学知识和测绘技术介绍进来,为我国近代地理学、制图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开明士大夫如徐光启等人,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技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3、传教士客观上在当时承担起了西学东渐的历史使命。他们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构建了中国近代科学基础的主要方面。于是,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指出,中国的经验科学不再明确地划分为西方的或中国的,而是已成为“近代科学”。传教士们还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到了西方,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贡献。
4、综上所述,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没有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就很难有文化的创新。


发现相似题
与“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