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地理

首页
  • 单选题
    2010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它是厦门岛第五条出入岛通道翔安到厦门岛内将只需15分钟。读图回答1—2题。

    1、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对翔安A地的影响有
    ①通车前,A地的土地租金较低②通车后,A地的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均有大幅提高
    ③通车前,A地的住宅用地租金高于工业用地④通车后,A地的房价大幅度提高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加快厦门市出岛通道建设可以
    ①加快岛外各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增加人口和扩大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
    ③使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式转变为分散式④促进岛内商业做大、做强,改变商业布局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本题信息:2011年模拟题地理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杨文静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2010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它是厦门岛第五条出入岛通道翔安到厦门岛内将只需15分钟。读图回答1—2题。1、厦门翔安海...” 主要考查您对

城市交通与生活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城市交通与生活
城市交通类型:

1、概念:指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外部的各种交通活动。
2、特点:综合性、动态性、混合性
3、城市交通的理想标准:安全、高效、舒适、经济、选择性好
二、城市交通网络
1、构成:城市道路、车辆、人员、环境等构成的复合系统
2、作用:确保人流和物流的不断流动和城市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城市交通的合理组织与居民生活:

1、城市居民出行方式:
通勤铁路、公共汽车、有轨(无轨)电车、轮渡、单位通勤车、私人小汽车、出租车、摩托车、自行车和步行
2、影响因素:
经济收入、家庭状况、出行时间、个人交通工具拥有状况等
3、现代城市交通的特点:高效、动态、开放、合理组织基本要求
城市对外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空运
不同对外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原则:
A铁路:应选择在不易被山洪、雨雪、沙土淹没的地段;应尽量避免分割城市或穿越市中心区,以免影响城市发展;客运站要与居住区和市中心有便捷的交通联系;与居民生活关系不大的铁路设施,如编组站,货场等应远离居住区。
B港口:要有足够的岸线和陆上用地;港口去其他类型用地保持一定距离,以留有发展余地;客运码头应尽可能靠近居民区,或接近车站;货运码头与城市仓储区应相聚不远。
C机场:占地面积大,应布局与远郊;地形要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利于排水;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与城市距离适当;交通联系便利;跑到延伸方向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
D公路:根据公路的等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等因素来决定,同时要考虑交通流量。
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
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
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
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四、城市道路网布局
A地形平坦的城市:多采用方格棋盘式
B欧洲的大城市:环形放射式道路系统------巴黎、伦敦、慕尼黑
C受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比较大的城市:自由式道路系统----重庆
D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混合式道路系统-----合肥

发现相似题
与“2010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