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较难 来源:李晶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 主要考查您对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思想比较:

1、共同点:都是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特色:康有为把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梁启超的思想更加激进,特别是民权思想更为突出。
3、评价;积极:都主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相对于封建军长专制,具一定民主性。       
4、局限:主张保留君主,是政治改良,与民主共和有明显区别。


康有为的民主思想:

1、背景:
(1)康有为出游香港,亲身体验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性。
(2)康有为热心研究西学,探索改造中国之道。 
(3)外国侵略和洋务运动使西方学说进一步在中国传播。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 
2、康有为的民主思想:君主立宪制。
(1)理论基础:90年代初期——“托古改制” 
①著作一:《新学伪经考》:
内容:考证古文经是伪造的,否定了古文经的权威性。 
目的: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恪守祖训”的传统。 
②著作二:《孔子改制考》: 
内容:
A、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B、“通三统”理论:说夏商周分别代表一个“统”,文物制度各不相同。每逢新朝取代旧朝,制度都要有所损益。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来论证维新变革的必要。 
C、用西方学说改造“张三世”理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目的:用孔子和今文经来论述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2)具体表现:公车上书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建立方式——仿效日本,自上而下的变法 
主要内容——设议院、定宪法、开国会、三权分立 
性质——资产阶级改良派掌权 
(3)思想变化:维新变法前——建立制度局: 
性质——全国变法机构,有民主成分 
说明——康有为思想的保守性 
3、康有为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在后来政治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

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1、民主思想:
(1)维新运动时期——君主立宪思想;民权思想;教育改革。将批判专制—民权思想—发展学校教育相结合,(张扬民权和封建专制紧密结合起来,伸民权与广民智联系起来) 
(2)维新运动后——一度更趋进步:一度倾向革命 
2、梁启超思想的特点:
阐述思想更激进,民权思想更突出;
维新运动后其思想更进步。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