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在保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一胜一败的重要原因是

    [     ]


    A.战略战术是否正确
    B.作战准备是否充分
    C.能否得到国际支援
    D.各阶级阶层能否一致对敌
    本题信息:2009年0123月考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马春荣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在保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一胜一败的重要原因是[ ]A.战略战术是否正确B.作战准备是否充分C.能否得到国际支援D.各阶级阶层能否一致对敌” 主要考查您对

埃及的抗英斗争

埃塞尔比亚抗意战争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埃及的抗英斗争
  • 埃塞尔比亚抗意战争

埃及的抗英斗争:

19世纪70年代,埃及仍属于奥斯曼帝国,但享有自治权。由于外国资本的入侵,埃及在政治、经济上日益依附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1876年,埃及政府因无力偿还外债,被迫宣布财政破产。英法等债权国乘机对埃及实行财政监督。1878年,英法等国又策划成立了所谓“欧洲人内阁”,由英国人担任埃及的财政部长,法国人出任公共工程部长等职务。“欧洲人内阁”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在埃及人民的不断斗争中,成立了以爱国军官和知识分子为骨干的祖国党,它的领导人阿拉比(1839—1911)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祖国党提出的口号是“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主张维护埃及的主权和独立。1882年2月埃及成立了祖国党人政府,阿拉比担任了内阁的陆军部长。新政府废除了外国对埃及的财政监督,解雇了外国人官吏,使英法等势力受到沉重打击。1882年5月,英法借口保护侨民,将军舰开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施加压力。英法还向埃及的封建统治者杜菲克下了最后通牒,要求解散祖国党人内阁,流放阿拉比。杜菲克解散了内阁,但不久又恢复了阿拉比的陆军部长职务。
在阿拉比的领导下,埃及军民积极进行加强防御的工作。7月10日,由于法德矛盾加剧,法国舰队撤离。次日,英国舰队连续炮击亚历山大港,并派大批军队登陆,占领了海港。阿拉比等爱国军官率领埃及士兵和人民英勇抵抗侵略者。在开罗保卫战中,阿拉比轻信了苏伊士运河公司“中立”的保证,忽视了开罗东面的防御。结果英军通过运河的中立区,于8月下旬向开罗发起攻击。在英军的进攻面前,埃及的封建主动摇叛变,他们破坏保卫开罗的计划,开门揖盗,引英军入城,致使开罗在9月中失陷。阿拉比被俘,后被流放到锡兰。埃及的抗英斗争终于失败了。从此,埃及事实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9世纪末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19世纪70年代,英、法、意等国争夺北非的斗争更趋激烈。英国多次唆使埃及同埃塞俄比亚(当时称阿比西尼亚)进行战争,以收渔翁之利。80年代,法国建立索马里殖民地后,也向埃塞俄比亚入侵,英法矛盾随之尖锐。英国转而支持意大利,以对抗法国。意大利利用英法矛盾在埃塞俄比亚逐渐占据上风。
1889年,埃塞俄比亚国王孟尼利克二世即位。为了捍卫国家独立,他大力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平息各省封建主的分裂叛乱活动,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由于孟尼利克在统一国家时曾得到意大利的支援,1889年5月,两国签订了《乌查利条约》,依约,埃塞俄比亚让出北部一些地区给意大利;意大利以一些枪炮和200万里拉作为补偿。条约的第17条规定,埃塞俄比亚在同其他列强交涉时,“可以”请求意大利政府的帮助。但在条约的意大利文本上,“可以”被改为“同意”,进而被解释为“必须”。根据这个篡改,意大利通知各国,埃塞俄比亚为其“保护国”。孟尼利克政府对此提出抗议,但交涉无效。两国关系破裂。
1894年,意大利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第二年意军占领了埃塞俄比亚一些地区。9月,孟尼利克发表《告全国人民书》,号召人民保家卫国。广大人民积极响应,很快组织起一支11万人的军队。1896年3月,双方在阿杜瓦决战,埃军以6万人,迎战意军1.7万人。结果,意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其中包括2名将军和300名军官。10月,意大利被迫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放弃侵占的土地,赔款1000万里拉(约200万美元)。埃塞俄比亚成为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时期,惟一取得民族卫国战争胜利的国家。


发现相似题
与“在保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埃塞俄比亚和埃及一胜一败的重要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