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此后,又有一些国家陆续在宣言上签字,宣布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互相合作。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的共达52个国家。
    ——《世界历史》教参

    材料二: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肩负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职责,有效地遏制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各种因素,促进了世界和平力量增长,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从某种意义上更降低了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世界历史》教参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又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场战争给全人类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为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进步,世界各国不论大小、强弱和贫富,也不论实行怎样的社会制度,都应当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这是我们今天回顾历史和告慰英灵的最好纪念。
    ——江泽民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录)

    材料四: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不忘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各国人民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机遇,齐心协力,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全面合作。
    ——胡锦涛在出席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的讲话(节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法西斯”主要指哪些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演变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标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二战结束至今的60年间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06年重庆市模拟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王亚杰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此后,又有一些...” 主要考查您对

轴心国集团形成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联合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轴心国集团形成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联合国
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Axis),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法西斯国家联盟,领导者是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及与他们合作的一些国家和占领国。名称源于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的一次演说:“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1940年日本加入轴心国集团。

欧洲策源地:

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德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矛盾激化。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这一混乱形势,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旗号,进行蛊惑宣传,骗取支持。在1932年夏举行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1933年初,希特勒上台组阁,出任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亚洲策源地:

日本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法西斯势力趁机发展。与德国的区别在于,日本法西斯不是以政党形式出现,而是以军部为核心。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军部法西斯制造了一系列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日本政府的政策逐步走上了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道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1936年,一批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企图建立军部法西斯政权,后因内讧失败,但军部势力大大加强。此后不久,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一方面限制国内人民自由,加紧扩军备战;一方面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积极准备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德日法西斯形成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1)历史原因相同:长期以来的君主专制国家,拥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2)法西斯形成的现实原因相同:受30年代经济危机影响;
(3)法西斯专政的实质相同: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2、不同点:
(1)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法西斯依靠政党竞选建立政权;日本是依靠现有的天皇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
(2)日本法西斯内部存在党派斗争,建立的时间要比德国法西斯时间长。
轴心国集团建立的背景、构成、性质、影响:
1.背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
2.构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性质:对外侵略的法西斯军事政治集团
4.影响:对世界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成为后来二战的主要发起国

 法西斯邮票——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轴心国集团的成立: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9年5月22日,两国又签订了《德意同盟条约》(又被称为"钢铁条约")。此前日本已经在1936年11月25日同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於1937年11月6日加入)。   
1940年9月27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公约),成立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为核心的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的成员被称为「轴心国」。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日本於5月25日宣布废除三国公约。同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轴心国集团灭亡。


《大西洋宪章》:
《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的联合宣言。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是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的宣言,决心共同战败德、日、意的法西斯侵略,不到侵略国无条件投降,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经与苏联磋商并告知有关国家后,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性质:
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主义侵害和威胁,联合起来共同打击法西斯的国家。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根本原因: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日益激化。具体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过程:
1939年美国调整“中立”政策,加强对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大西洋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建立。
3.影响: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
1.法国投降后,英美合作,开始抵制法西斯;
2.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开始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3.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美英联盟形成;
4.苏德战争爆发,美国凭借《租借法案》援助苏联;
5.1942年,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联合国: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联合国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
今天,人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解决的,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共同努力。联合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10月,联合国大会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

联合国安理会: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联合国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强制行动的联合国机构。


联合国的主要职能:
1.联合国组织基于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的原则;
2.各会员国应该忠实履行他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
3.各会员国应该以和平方法解决他们的国际争端;
4.各会员国在他们的国际关系中不得以不符合联合国宗旨的任何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5.各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应给予一切协助;
6.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使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
7.联合国组织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内管辖的事项,但此项规定不应妨碍联合国对威胁和平、破坏和平的行为及侵略行径采取强制行动。
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联合国的发展历程:
1942年1月,中、苏、英、美等26国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第一次采用联合国家这个名称。
1943年10月,中、苏、英、美四国发表《普遍安全宣言》,主张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
1944年,中苏英美等国在华盛顿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草拟联合国章程。
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苏英美就成立联合国事宜基本达成一致。
1945年6月25日,50多个国家代表齐聚旧金山正式制定《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正式生效。
1946年1月,第一节联合国大会在伦敦召开。
联合国组织机构图: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