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历史

首页
  •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但后来,依法成立的国务院开始增设机构,到1956年,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量的第一次高峰。
    材料二: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干部精简运动,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另一方面中央收回五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的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实践,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如: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等。又有一些教训,最大的教训在于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2003年以前的改革开放时期,政府既创造环境,又在直接创造财富;新的时代发展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是,“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1956年、1960——1964年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概述改革开放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与前两次改革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建国以来的政府机构改革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材料题难度极难 来源:刘晓珊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从当年底开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 主要考查您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八字方针的提出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八字方针的提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同就把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头等大事。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杜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

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同时,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因此,依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代议制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是一种代议制。
(2)都是定期选举产生议员的间接民主形式,即代议民主。
2.不同点:
(1)阶级本质(国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应并服务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资产阶级议会制度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体相适应,并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2)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服务。西方代议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工具。
(3)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的主体是人民,西方国家的议会权力的主体是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4)权限和活动原则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统一行使一切国家权力。西方国家的议会制一般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组织起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相互制约,彼此平衡。
(5)代议机关与政党的关系不同:
西方国家议会里通常是多党共存,通过议会党团及其领袖在议会内活动,党与党之间有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议会政治与政党政治紧密结合。在两党制国家,两大政党在议会中起主导作用;在多党制国家,议会中多党林立,政党间的合作与斗争、联合与分裂不断。
中国全国人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都有全国人大代表,但这些代表并不是由党派产生的,在全国人大的活动也不是按党派来展开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依据:《共同纲领 》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
(2)标志: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体现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原则。
(3)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地位: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大跃进运动:

1958-1960年全国范围里试图在工业和农业上“跃进”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后在全国展开。8月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后达到高潮、“大跃进”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大跃进的后果使得这场运动最终难以为继,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从1950年冬开始,这场脱离实际运动逐渐停止。

人民公社制度:

“大跃进”期间创造出的一套政治和社会管理组织形式。1958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将高级社合并为大社,受到毛泽东肯定,后来被统一称为人民公社。其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由于缺乏激励机制,人民公社制度没有推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大跃进运动的特点: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修改指标。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扩大与翻版的,是一场生产关系的“大跃进”,这是企图通过人民公社,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但是由于严重脱离了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不但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反而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灾难。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

1、一“大”二“公”规模大,在全国农村盛行,把农民的一切全部收归公社所有。
2、把农、工、商、学、兵结合在一起,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3、强化自给型经济。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区别:

农业合作社是把农民土地所有制改为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农村建立的标志;
人民公社的特点为“一大二公”,实际上是追求平均主义,它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失误,其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比较:

1、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来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形势认识错误,片面强调“快”,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左”倾错误的泛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经济建设中发动了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运动;
在政治领域则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2、大跃进运动是八大二次会议后开始的,是在经济领域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在农业领域表现为“以粮为纲”,浮夸成风,在工业领域表现为“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核心是全民大炼钢铁。先从农业领域开始再发展到工业领域。这次运动违背客观规律,拔苗助长,结果造成资源浪费,冲击正常生产,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3、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决议,由原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过渡到人民公社,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可以说是大跃进的产物。是农村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属于政治范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表现为大刮共产风、“一大二公”。此次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群众觉悟的思想水平,不切合实际,搞平均主义,实际了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水平下降,破坏了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它实际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说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都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二者是独立的两个历史事件,都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探索活动,都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二者共同的表象是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实质是一个体现在经济领域,一个体现在政治领域。 


左倾错误:

1、表现: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
2、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1)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2)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大跃进运动:

1、形成原因:
(1)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2)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
(3)党的领导人急于求成,忽视客观规律。
(4)国内反“右倾”斗争扩大化后,开明人士不敢提出反对意见。
2、表现:
(1)农业方面,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计划指标,并开始大办人民公社,有的虚报水稻亩产65127公斤。
(2)工业方面,工业方面的大跃进以全民“大炼钢铁”运动为中心。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破坏了环境,国家财政出现了赤字。
3、影响:
“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

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

1、“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在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对冒进思想在建设中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必须注意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否则会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于: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不能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二者共同说明: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生产力的变革,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要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建设方针、有计划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纠“左”举措:

(1)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核心内容是“调整”——调整工农业和轻重工业的比例和经济发展速度
(2)结果: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3)实质;纠正“左”倾错误

“八字方针”的提出:

1、调整政策首先从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农村开始。1960年10月开始,党中央已部署在农村进行整风整社,以肃清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并以纠“共产”风为重点。这些对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2、“八字方针”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的,是以调整为中心,整个工业、农业、商业以及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都要贯彻执行。“八字方针”的提出是党在这个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指导方针的一次重要转变。它是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为战胜困难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

七千人大会:

1、背景:七千人大会是党在经济上贯彻“八字方针”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的积极措施。目的是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困难而奋斗。
2、大会的主要成就:
①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②毛泽东等人带头做了自我批评。可结合教材中文献材料及小字内容作一讲解。
③会议前后为“反右倾”斗争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3、作用:
这次会议虽然未能从根本上纠正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对所谓“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错案也未予以平反。但是,这次会议发扬了民主,统一了大多数同志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对全面贯彻“八字方针”,动员全党团结一致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起了积极作用。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胜利完成。


八字方针的提出:

时间:1962-1965年
内容:“调整、巩同。充实、提高”,其中核心为.‘调整”,即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
原因:面对屯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I整任务基木完成


“七千人大会”:

1、概况: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地委、县委、重要厂矿企业和部队的负责干部七千多人,因此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会上,刘少奇代表党中央提出一个书面报告并讲了话,总结了建国以来12年,特别是1958年以来四年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在大会上讲了话。 
2、目的:
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团结,加强民主集中制,以便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切实做好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
3、提出问题:
书面报告在肯定成就的前提下指出,这几年来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主要有四条:
(1)工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过高,基本建设的战线过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发生了严重不协调的现象。
(2)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线,曾经对集体所有制的内部关系进行不适当的、过多过急的变动,这样,就违反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犯了急于把集体所有制改变为全民所有制的错误。
(3)不适当地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许多完整的工业体系,权力下放过多,分散主义的倾向有了严重的滋长。
(4)对农业增产的速度估计过高,对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过急,因而使城市人口不适当地大量增加,造成了城乡人口的比例同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极不适应的状况,加重了城市供应的困难,也加重了农业生产的困难。”
报告认为,产生上述缺点和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的经验还很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党内生活、国家生活和群众组织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而指标过高、要求过急等缺点、错误,又助长了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民主的错误作风。这样,就妨碍了我们党及时地、尽早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报告还指出:“1959年和1960年农业的严重减产,1961年工业产量的被迫下降,以及目前的许多困难,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述工作上和作风上的错误所引起的。”
这次大会一开始就贯彻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
4、讲话:
1月30日,毛泽东在大会上讲话,突出地强调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党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在讲话中,毛泽东对几年来工作中发生的缺点、错误承担了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2月6日,邓小平在大会上讲话。他就这几年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代表中央书记处作了自我批评。
中央领导同志的自我批评精神,极大地教育了到会同志。在会上,中央一些部委的负责人,各大区、各省的负责人也纷纷作了自我批评,听取了地县同志的批评意见。
5、意义和影响:
这次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是八大以后我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对于统一全党思想,纠正“大跃进”以来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八字方针,克服经济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大会还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因而对实际工作中的错误不可能彻底纠正,对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对某些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错误观点,也没有能够进行认真的清理。

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农业生产1962年开始恢复。农业总产值1962年比1961年增长6.2%,1963年比1962年增长11.6%,1964年又比1963年增长13.5%。棉花、烤烟、甘蔗、猪、羊等主要农畜产品产量,都超过1957年的水平。工业生产从1963年开始恢复。
2、工业总产值1963年比1962年增长8.5%,1964年又比1963年增长19.6%。1961年至1964年,主要工业品的品种大约增加了二万四千多种,产品质量普遍提高。
调整时期,还对石油、化纤等一些急需的工业部门进行了充实。
3、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在新的基础上趋于协调。降低了积累率,保证人民生活需要。市场供应情况显著好转,物价渐趋稳定。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4、对外贸易有较大增长。
5、文化教育和体育卫生事业也有新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6、此外,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款(主要是抗美援朝中的军火债款)14.06亿新卢布。对外援助达66.7亿元。
基于上述事实,周恩来在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布:“现在,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已经全面高涨,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并且将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