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已知:A(cosx,sinx),B(1,1),
    OA
    +
    OB
    =
    OC
    ,f(x)=
    |OC|
    2

    (Ⅰ)求f(x)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Ⅱ)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本题信息:数学解答题难度一般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已知:A(cosx,sinx),B(1,1),OA+OB=OC,f(x)=|OC|2.(Ⅰ)求f(x)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Ⅱ)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主要考查您对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及几何意义

向量模的计算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及几何意义
  • 向量模的计算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

(1)反正弦:在闭区间上符合条件sinx=a(-1≤a≤1)的角x,叫做实数a的反正弦,记作arcsina,即x=arcsina,其中x∈,且a=sinx;
注意arcsina表示一个角,这个角的正弦值为a,且这个角在内(-1≤a≤1)。
(2)反余弦:在闭区间上,符合条件cosx=a(-1≤a≤1)的角x,叫做实数a的反余弦,记作arccosa,即x=arccosa,其中x∈[0,π],且a=cosx。
(3)反正切:在开区间内,符合条件tanx=a(a为实数)的角x,叫做实数a的反正切,记做arctana,即x=arctana,其中x∈,且a=tanx。


反三角函数的性质:

(1)sin(arcsina)=a(-1≤a≤1),cos(arccosa)=a(-1≤a≤1),
tan(arctana)=a;
(2)arcsin(-a)=-arcsina,arccos(-a)=π-arccosa,arctan(-a)=-arctana;
(3)arcsina+arccosa=
(4)arcsin(sinx)=x,只有当x在内成立;同理arccos(cosx)=x只有当x在闭区间[0,π]上成立。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步骤:

(1)由已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确定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或终边在哪条坐标轴上);
(2)若函数值为正数,先求出对应锐角α1,若函数值为负数,先求出与其绝对值对应的锐角α1
(3)根据角所在象限,由诱导公式得出0~2π间的角,如果适合条件的角在第二象限,则它是π-α1;如果适合条件的角在第三象限,则它是π+α1;在第四象限,则它是2π-α1;如果是-2π到0的角,在第四象限时为-α1,在第三象限为-π+α1,在第二象限为-π-α1
(4)如果要求适合条件的所有角,则利用终边相同的角的表达式来写出。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正弦函数y=sinx(x∈R)和余弦函数y=cosx(x∈R)的图象分别叫做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

1.正弦函数

2.余弦函数

函数图像的性质
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性质:

由上表知,正弦与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值域都是[-1,1],对y=sinx,当时,y取最大值1,
时,y取最小值-1;对y=cosx,当x=2kπ(k∈Z)时,y取最大值1,当x=2kπ+π(k∈Z)时,y取最小值-1。




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性质:


由上表知,正弦与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值域都是[-1,1],对y=sinx,当时,y取最大值1,
时,y取最小值-1;对y=cosx,当x=2kπ(k∈Z)时,y取最大值1,当x=2kπ+π(k∈Z)时,y取最小值-1。


向量加法的定义:

已知非零向量a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作,再做向量,则向量叫做的和,即
作向量的加法有“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其中“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不共线的向量。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已知非零向量a,b,在平面内任意取一点A,作a,

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如图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以同一点O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a,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则以O为起点的对角线OC就是ab的和,这种作两个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如图.
  

向量减法的定义:

向量与向量的相反向量的和,叫做向量与向量的差,记作:
作向量减法有“三角形法则”:设,那么,由减向量和终点指向被减向量和终点。
注意:此处减向量与被减向量的起点相同。

向量减法的作图法:

 
 
  
 因此,a-b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这就是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坐标运算:

已知,则


向量加减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
(2)结合律:


求向量的和的三角形法则的理解:

使用三角形法则特别要注意“首尾相接”,具体做法是把用小写字母表示的向量,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后面向量的起点与其前一个向量的终点重合,即用同一个字母表示),则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终点的有向线段就表示这些向量的和。对于n个向量,仍有 这可以称为向量加法的多边形法则。

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可分四步:

①取点,注意取点的任意性;
②作相等向量,分别作与两个已知向量相等的向量,使它们的起点重合;
③作平行四边形,以两个向量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④作和向量,与两个向量有共同起点的对角线作为和向量,共同的起点作为和向量的起点,对角线的另一个端点作为和向量的终点.当两个向量不共线时,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是一致的;当两个向量共线时,三角形法则同样适用,而平行四边形法则就不适用了.

向量的加法需要说明的几点:

①当两个非零向量ab不共线时,a+b的方向与a,b的方向都不相同,且
②当两个非零向量ab共线时,
a.向量ab同向(如下图),即向量a+ba(b)方向相同,且
 
b.向量ab反向(如上图)且|a|<|b|时,即a+bb方向相同(与a方向相反),且

综上可知

向量减法的理解:

①定义向量减法是借助了相反向量和向量加法,其实,向量减法的实质是向量加法的逆运算.两个向量的差仍是向量;
②作差向量时,作法一较为复杂,作法二较为简捷,应根据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
③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则两条对角线表示的向量为这一结论在以后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应该加强理解并记住;
④对于任意一点O,简记为“中减起”,在解题中经常用到,必须记住.


向量的模

,则有向线段的长度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记作:,则 

 向量模的坐标表示:

(1)若,则
(2)若,那么


求向量的模:

求向量的模主要是利用公式来解。


发现相似题
与“已知:A(cosx,sinx),B(1,1),OA+OB=OC,f(x)=|OC|2...”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