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二年级历史

首页
  • 单选题
    “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     ]

    A.议定关税
    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使日本社会更加动荡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历史单选题难度一般 来源:王文艳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A.议定关税B.日本能获得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C.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 主要考查您对

黑船事件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黑船事件
  •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黑船事件:

1、背景:
(西方列强侵略日本的背景)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欧美列强窥视日本,把侵略矛头指向了日本。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日本被纳入侵略目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19世纪中期,亚洲许多国家已相继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日本也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其实从18世纪中叶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就开始窥视日本,首先是沙俄。1711年和1804年俄国两次要求通商,遭到拒绝。列强的多次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政策,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在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后,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日本。
2、经过:
(1)1853年,佩里率舰队叩关,史称“黑船事件”;
1853年7月8日,美国东印度舰队佩里准将率领4艘战舰驶入日本江户湾前,用武力威胁日本幕府停止“闭关锁国”的政策。佩里要求幕府接受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致“日本皇帝(将军)”的国书,结束锁国政策,并缔结通商条约。由于这些军舰船身都是涂上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故日本人称这次事件为“黑船事件”。在美国人提出不开国就开火的威吓下,幕府被迫接受美国总统国书,但要求拖延到第二年答复。
黑船事件的实质:日本人把美国军舰称之为“黑船”,反映了日本的落后,因此它是实力的挑战,是东西方发展差距的结果。
(2)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签订:
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凡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等。
影响:
①它是“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
②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③对日本产生深远的影响。
3、影响:
主权遭破坏,民族危机加深,迫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
日本被迫开埠通商,列强同时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设立租界等各种特权,最终使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从而引起整个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影响:

①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②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③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④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东侵日本:

从18世纪下半叶起,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纷纷向日本进行扩张。自1764年至1854年的91年间,欧美国家到日本进行扩张的活动有52次之多。其中最多的是英国,其次是俄国、美国,最少的是法国。沙俄是西方列强中最先向日本实行殖民扩张的国家。这些殖民扩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时期(1764~1793年),日本同俄国接触2次;第二时期(1794~1823年),日本同俄国接触8次,同英国接触8次,同美国接触3次;第三时期(1824~1854年),日本与俄国接触7次,同英国接触11次,同美国接触11次,同法国接触2次。西方列强虽各怀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但是在迫使日本开放国禁、开港通商,则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蒸汽机惊醒了太平梦”:

1853年佩里率舰来日后,发现幕府迅速答复是困难的,遂声言第二年春天来听取答复,佩里于1854年2月13日,再次到日本。这次较之上次的力量更强大。双方谈判几经折冲,最终在1854年3月31日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近代的国际条约。在这之后,英国于1854年10月与日本签订《日英亲善条约》;俄国于1855年2月与日本签订《日俄亲善条约》;1856年1月,与荷兰签订《日荷亲善条约》。通过这些条约,日本的锁国大门被打开,结束了闭关自守的时代。从此,揭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奴役日本的序幕。由于《日美亲善条约》中没有自由贸易的通商条约,所以美国对此不很满意,新上任的公使哈里斯软硬兼施,武力威胁,经多次谈判,于1857年6月17日迫使日本在下田签订了《日本美利坚合众国条约》,美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等其他权利。哈里斯仍不满足,下定决心要缔结通商条约,他以舰队的武力为后盾,一面与幕府争论,一面进行威吓,经过13次谈判,于1858年7月29日在神奈川海面上的美国“波瓦坦”号军舰上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继之,根据最惠国待遇的规定,荷兰、俄国、英国、法国等国也迫使日本签订了与此类似的条约,因为当时日本的年号是“安政”,所以,称此为“安政五国条约”。从此,不仅使日本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也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敞开了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损害了日本的独立主权,使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



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三个“进一步”):

 1、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日本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表现:开国后,西殖民势力不断向日本渗透,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欧美国家和廉价工业品大量涌进日本,如棉织品、毛织品、船只、武器等;日本的原料又源源不断运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如:生丝、棉花、油、茶、海味等,致使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1867年输出为1200多万美元,输入2160多万美元。另外,由于日本国内金银比价与国际市场比价差距悬殊,列强利用日本黄金价格大大低于国际牌价,大量套购,攫取暴利、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
(2)影响: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
2、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1)人民起义不断:外国工业品倾销,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工人失业,同时由于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物价暴涨,洋货大量输入、民族经济遭到打击,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农民起义次数剧增,1865~1867年平均每年发生55.3起;城市贫民起义次数也显著增加,1865年~1867年平均每年发16.6起。
(2)幕府统治基础的动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对自己政治上无权的处境越来越不满;长期受幕府排挤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这一切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原因: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1860~1867年输入总值增加了5倍多;
②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在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影响: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各藩的改革虽然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导致日本社会危机加剧的根源:

内因:幕府腐朽黑暗的统治、经济发展对统治基础的冲击。
外因: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深。
社会危机加剧的表现:西方殖民势力的进一步渗透、日本封建经济的进一步解体、社会矛盾的空前激化、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阶级结构的进一步分化等。


日本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

18世纪中期,日本商业资本开始首先渗入农村的纺织业。商人以“换棉”(供给农民皮棉,让其在家纺成纱,再织成布,按成品数量支付工资)、“出机”(供给农民棉纱和织机,按成品多少支付工资)等方式逐步控制生产者。“出机”商人进一步设立自己经营的作坊,从穷苦农家招雇“机织下女”即女工,形成以分工为基础的手工工场。19世纪前半期,手工工场从纺织业扩展到油、酒、纸、糖、陶瓷、蜡烛、采矿、海产加工等生产部门,数量也不断增加。1854年,日本全国雇用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约有300所。1867年,全国各生产部门的手工工场共约400多所。丝织业和棉织业仍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生产部门。如:桐生的丝织手工工场达到二百六七十家,每家有织机六架至十架;足利的棉纺织手工工场,通常每家拥有三五十架织机,多的甚至达到一二百架。手工工场的出现和发展,开始触动封建制度的基础,因而遭到代表旧生产关系的幕府和大名的抑制。但是,当时日本的工场手工业还未达到高度发展阶段,资产阶级也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反抗斗争:

自18世纪以来,农民的反封建暴动呈愈演愈烈趋势。在18世纪最初的10年中,农民起义的年平均次数仅为5.5,80年代为22.9,19世纪时农民起义次数增加,30年代起义次数达到279次,60年代前七年就达到194次。农民起义这种愈演愈烈的趋势表明两点:第一,农民的处境日趋严重恶化。这种恶化主要同日本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压迫和剥削的残酷性有关。第二,显示了幕府统治的危机。日本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广大的农民群众成为反封建的主力军,形成波澜壮阔的反封建高潮,这就大大加深了幕府统治的危机。

大盐平八郎起义:

大盐平八郎(1793—1837),名后素,字子起,通称平八郎。14岁袭祖父职担任大阪市下级警官,是一名下级武士。1816年在家开私塾,讲授王阳明的阴阳学说,主张知行合一,著有《古本大学刮目》等书。1836年,当地发生大灾荒,粮价飞涨,富商大户囤积居奇,大盐平八郎一再建议大阪官吏和富商救济灾民,但屡遭拒绝,使他十分气愤。他开始意识到:要想解救饥民,必须下决心以武力来推翻恶政,铲除奸商,于是着手组织起义。起义原定于1837年2月19日晚进行,由于叛徒告密,被迫在清晨仓促起义。起义者沿途炮击贪官污吏和奸商的住宅,使大阪的官吏巨商胆战心惊,他们一面开仓济民,一面调兵镇压。到下午两点,在幕府重兵围攻下,起义军虽经激战,终因寡不敌众,难以支撑。大盐见大势已去,急忙解散队伍,率心腹逃走。3月,大盐被官兵发现后,不愿被捕受辱,引火自焚而死。大盐起义虽告失败,但却有重要历史意义。它是由下级武士发起和领导的,并主动联结农民和城市贫民进行的第一次暴动,它把从前的分散、自发、局限于反对当地封建领主的农民暴动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于这次起义是发生在号称“金库”的重镇大阪,震撼了幕府的封建统治。


发现相似题
与““黑船事件”和下图事件客观上对日本产业的积极影响是[ ]A.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