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已知f(x)=3sinωxcosωx-
    3
    cos2ωx+2sin2(ωx-
    π
    12
    )+
    3
    2
    (其中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
    (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已知a=1,b=
    2
    ,f(A)=1
    ,求角C.
    本题信息:2011年广州一模数学解答题难度较难 来源:未知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已知f(x)=3sinωxcosωx-3cos2ωx+2sin2(ωx-π12)+32(其中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 主要考查您对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函数y=Asin(wx+φ)的图象与性质

解三角形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
  • 函数y=Asin(wx+φ)的图象与性质
  • 解三角形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正弦函数y=sinx(x∈R)和余弦函数y=cosx(x∈R)的图象分别叫做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

1.正弦函数

2.余弦函数

函数图像的性质
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性质:

由上表知,正弦与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值域都是[-1,1],对y=sinx,当时,y取最大值1,
时,y取最小值-1;对y=cosx,当x=2kπ(k∈Z)时,y取最大值1,当x=2kπ+π(k∈Z)时,y取最小值-1。




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的性质:


由上表知,正弦与余弦函数的定义域都是R,值域都是[-1,1],对y=sinx,当时,y取最大值1,
时,y取最小值-1;对y=cosx,当x=2kπ(k∈Z)时,y取最大值1,当x=2kπ+π(k∈Z)时,y取最小值-1。


函数的图象:

1、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初相:函数,表示一个振动量时,A表示这个振动的振幅,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称为这个振动的周期,
单位时间内往返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的频率,称为相位,x=0时的相位叫初相。
2、用“五点法”作函数的简图主要通过变量代换,设X=由X取0,来找出相应的x的值,通过列表,计算得出五点的坐标,描点后得出图象。
3、函数+K的图象与y=sinx的图象的关系:
把y=sinx的图象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向左(φ>0)或向右(φ<0),y=sin(x+φ)
把y=sin(x+φ)的图象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y=sin(ωx+φ)
把y=sin(ωx+φ)的图象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y=Asin(x+φ)
把y=Asin(x+φ)的图象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向上(k>0)或向下(k<0),y=Asin(x+φ)+K;
若由y=sin(ωx)得到y=sin(ωx+φ)的图象,则向左或向右平移个单位。


函数y=Asin(x+φ)的性质:

1、y=Asin(x+φ)的周期为
2、y=Asin(x+φ)的的对称轴方程是,对称中心(kπ,0)。


解三角形定义:

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主要方法: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常用方法:

1.已知一边和两角解三角形:已知一边和两角(设为b、A、B),解三角形的步骤:
 
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该三角形的其他边角时,首先必须判断是否有解,例如在中,已知 ,问题就无解。如果有解,是一解,还是两解。解得个数讨论见下表: 
3.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设为a,b,C),解三角形的步骤:

4.已知三边解三角形:已知三边a,b,c,解三角形的步骤:
 ①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
 ②由正弦定理及A +B+C=π,求其他两角.
5.三角形形状的判定: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应围绕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思考,主要看其是否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要特别注意“等腰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区别,依据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判断时,主要有如下两条途径:
①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②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 +C=π这个结论,在以上两种解法的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
6.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思路:
(1)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名称、术语,如坡度、仰角、俯角、视角、象限角、方位角、方向角等;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3)将要求解的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通过合理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正确求解,演算过程要算法简练,计算准确,最后作答,
    用流程图可表示为:


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三角形三内角的一些三角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