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中三年级数学

首页
  • 解答题
    已知数列{an}满足对任意的n∈N*,都有an>0,且
    (Ⅰ)求a1,a2的值;
    (Ⅱ)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Ⅲ)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不等式Sn对任意的正整数n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本题信息:2011年专项题数学解答题难度极难 来源:张玲玲
  • 本题答案
    查看答案
本试题 “已知数列{an}满足对任意的n∈N*,都有an>0,且,(Ⅰ)求a1,a2的值;(Ⅱ)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Ⅲ)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不等式Sn>对任意的正整数n恒...” 主要考查您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般数列的项

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相加等)

指数、对数不等式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您可以点击下面的选项卡查看详细档案。
  •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 一般数列的项
  • 数列求和的其他方法(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相加等)
  • 指数、对数不等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n-1)d,n∈N*。
an=dn+a1-d,d≠0时,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斜率为公差d;
an=kn+b(k≠){an}为等差数列,反之不能。


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理解:

 ①从方程的观点来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四个量,只要已知其中三个,即可求出另外一个.其中a1和d是基本量,只要知道a1和d即可求出等差数列的任一项;
②从函数的观点来看,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是n的一次函数,其图象是直线y=dx+(a1-d)上均匀排开的一列孤立点,我们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给出一个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等差数列就被唯一确定了,


等差数列公式的推导: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由归纳得出,当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用累加法得到:


一般数列的项的定义:

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数列项的性质:

①数列的项具有有序性,一个数列不仅与构成数列的“数”有关,而且与这些数的排列顺序有关,注意与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区分开来,;
②数列的项具有可重复性,数列中的数可重复出现,这也要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区分开来:
③注意an与{an}的区别:an表示数列{an}的第n 项,而{an}表示数列a1,a2,…,an,…,


方法提炼:

1.数列最大项、最小项、数列有界性问题可借助数列的单调性来解决,判断单调性时常用(1)作差法;(2)作差法;(3)结合函数图像等方法;
2.若求最大项an,则an满足an≥an+1且an≥an-1;若求最小项an,则an满足an≤an+1且anan-1。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裂项相加法:数列中的项形如的形式,可以把表示为,累加时抵消中间的许多项,从而求得数列的和;
2、错位相减法:源于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对于形如的数列,其中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均可用此法;
3、倒序相加法:此方法源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目的在于利用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相加有公因式可提取,以便化简后求和。
4、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把数列的项“集”在一块重新组合,或把整个数列分成两个部分,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这一求和方法称为分组转化法。
5、公式法求和:所给数列的通项是关于n的多项式,此时求和可采用公式求和,常用的公式有:
 
数列求和的方法多种多样,要视具体情形选用合适方法。


数列求和特别提醒:

(1)对通项公式含有的一类数列,在求时,要注意讨论n的奇偶性;
(2)在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一定要分q=1和q≠1两种情况来讨论。

 

指数、对数不等式:

当a>1时,


2、当0<a<1时,



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